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两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旗书网

全部文章 admin 2015-02-18 452 次浏览
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旗书网

——读孙侃新作《天地之间有园周》有感
文 /俞世芬
园周村,是浙江永康城南、英山岭下、南溪河畔的一座小小村庄浅叶情深。二十年前重生神犬,这里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基础设施破败,村级经济薄弱。进入新世纪的2017年五子棋棋谱,这里竟然跃升为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位中的第220位。能在全国近七十万个行政村中脱颖而出,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绝非一人一力一朝一夕之功。知名报告文学作家孙侃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天地之间有园周:一位村支书与一座乡村的振兴》,便是解密园周村如何完成由蛹成蝶的艰难蜕变,而成为新世纪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伟大工程的大书中十分精彩的一章。
园周村的奋进与发展,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历史悠久的石城山和南溪河晶壁国度,使园周村拥有了依山傍水带来的神妙奇绝的风景之美与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肥沃土地、丰沛水资源咱俩换换吧。而自公元1290年迁至英山岭下的周氏始祖始,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孕育、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水莲文化”,则使后世的英山周氏,英贤辈出。明代的监察御史周琦,便以清廉勤勉之风,不仅为园周村留下了绣衣牌坊、御史府第等诸多历史古迹与文化遗存,而且开了园周一心为民、以身作则的清官风气。显然,为官清正、尊师重教、崇道尚文,已成为园周村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看不见的无形资产。
园周之夜
在这一历史文化的滋养下,为民造福、恪守清白底线的为官之风,在园周村的干部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6k小说网。其中的一个典型便是村支书周双政。这位1989年年方26岁就被选为园周村村委会成员卧底老板,到2001年更是全票当选为园周村村支书的土生土长的园周人,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敢想敢拼、敢作敢为的一个杰出代表。1962年出生的周双政,在80年代中期即以开办和经营印刷厂开始了自己致富路上的成功尝试。入选村委会后,他毅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印刷厂,带领村里人开始了改变园周村、建设园周村的宏伟事业。这个美丽的建设蓝图当然不是一笔画成的。回顾20年的发展之路南高营贴吧,园周村的建设实际分为三步走。
御史府第内的部分建筑已辟为江南艺术馆
第一步是基础设施建设。年纪轻、头脑活的周双政艾特早教论坛,首先带领大家完成了铺路造桥。除了建成一座横跨南溪的水泥桥,还把村庄的主干道整修拓宽为一条宽达8.5米的水泥路。由此实现了园周村与外界的联系顺畅。接着又建成了气派的设备完善的大园小学,这展示了园周文化的底气和对教育的未来希冀。再是在鸟坑山上建起了山泉蓄水池,解决了园周村的日常饮水问题。由于用上了先进的自来水供水系统,村民们不仅用泉水烧水做饭,甚至洗澡洗衣来吧狼性总裁。
俯瞰映湖
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就是农居房的改造。将破败的旧房危房推倒,原地或是易地重建,村里前后三期的农居房改造工程不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且美化了村庄环境,让园周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观。
第三步是发展休闲旅游业,把园周村打造成一个休闲旅游名村。蜿蜒于山岭的园周长城,一举成为永康市及周边最火爆的短线旅游景点之一。映湖、四和常祠堂、御史府第等历史遗存与自然景观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村口的大型摩崖石刻的设计规划……这些使园周村从物质形态与精神或文化形态上取得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不俗成绩。对于历史悠久的“水莲文化”,无疑还值得深度挖掘且大做文章!
喜游园周长城
一部园周村的奋进与发展史,令人难忘的是以周双政为代表的村干部。灵活的头脑、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魄力和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利,舍小家为大家的品质与胸襟,无疑离不开时代大环境的影响和园周文化的濡化。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色侍君,两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乡土文化对人内在的影响无疑是惊人的。当发展路上遭遇最大的拦路虎——资金匮乏时,园周村人先以拢田拢山的办法,让村里经济发展有了基础和源泉;接着让村里土地实现合理流转狼亲狈友,集约经营,张梦瑾对低效利用土地进行再开发……这些高招都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
正所谓“人杰地灵”,这部《天地之间有园周》,不仅记录了一个江南村庄的经济发展与历史变迁,更反映出自然山水文化、传统清廉文化等与当下社会的亲密互动,尤其写出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在其中起到的至为关键的作用。
《天地之间有园周》
更多红旗出版社精彩资讯详见旗书网:http://www.hongqipress.com
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彼此看见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