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乡村大世界2012一岁半的崽崽,和我们-恬熙承平

全部文章 admin 2017-08-03 446 次浏览
一岁半的崽崽,和我们-恬熙承平
一岁半的崽崽,已经成长为独立行走的小人儿,日日踱步于各个房间之间,厨房和厕所依旧是他最爱的领地。可以拉开门的烤箱、按个钮就可以发亮的压力锅、轰轰作响的油烟机、扳一下就可以哗哗流水的水龙头、盛着水的洗菜盆……如上种种大人司空见惯的器物,都演变成为足以令小朋友大为惊喜的宠物。
相比之前,现在的带娃也增加了些脑力劳动的成分。
比如趁他在卧室短暂停留的片刻,快速打开冰箱冷冻室存取食材,在他听到响动、步行出来祸祸之前,火速复位冷冻室的抽屉,关好冰箱门,然后冲着迎面而来的崽崽一脸平静祥和的微笑,俨然什么都没有做过的样子。
也比如在崽崽执着于危险系数较高事物,任凭好言好语相劝也无动于衷时,佯装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叫:“快去找爸爸苏树伟,你看你爸手里拿的是什么好玩意(其实他爸手里只是个普通的玩具小汽车)……”然后趁崽崽注意力转移的片刻,两手提溜着他的腋下火速逃离现场,伴随着内心生发的说谎骗人的小小愧疚,生怕他发现我的诡计。
以往凡事苛求条理秩序的自己,对小崽崽调皮捣蛋的容忍度渐渐提高。只要不是不可逆转的“灾难”康妮·塔波特,并不严格禁止他尝试:卫生间的水盆洒了可以再拖地,至少不是洒在客厅的木地板和壁布上;白瓷碗坏了就坏了,谁还没打碎过几个碗,只要碎片别伤着人就好;床单脏了可以洗,至少是深色的格纹图案,有一点痕迹也不会像浅色那么扎眼;刚买回来的菜菜被崽崽当球耍就随他去吧我要去旅行,又不是大西北干旱高原那么青菜稀缺,在乐友买个小球球还得几十块钱,况且玩几次也就厌烦的丢在一边了,这个玩完了还能做熟了凑合吃……他还只是个一岁半的低幼小童,这时候给他讲珍惜节约玛洛加尔领主,讲粒粒皆辛苦的来之不易,连我自己都觉得太过荒谬。
相比于小婴儿时的日常生活,现在全家人的日子逐渐回归正常,吃喝拉撒的器物逐步缩减乡村大世界2012,吃喝频率降低到逐渐和大人同步,只是在大人饭、小孩饭的往复循环中,仍旧感觉到家务劳动的成倍累积。
偶尔带上崽崽去远一点的商超公园转悠一番,还去了朝阳图书馆的亲子阅读角,在崽崽执着于小桌椅板凳的间隙,我去二楼借阅室匆忙浏览了一圈我喜欢的书籍,羡慕了一番正在那里埋头安静阅读的人们,比起之前日日蜗居在原始人洞穴里的吃喝拉撒,能重回文明社会的感觉实在太过美妙。只是回归正常时才发觉自己有多么的衣冠不整、体态慵懒、行为散漫,与自己之前曾生怕雷同的形象广讯通,竟是出奇的暗合。
于是无数次+1次立志要弄头发、弄头发、弄头发,我不能接受头发蓬松、乱、卷、不直,我习惯了它根根笔直且分明。头发捋顺了一切都会随之变妥帖,头发乱了一切都会乱到无以复加……
感谢科技发展到有离子烫这样一种工艺,对于我这种头发不是很直又不是很卷,不是很凌乱却又很强迫症的患者来说,如果让头发放任自然,我会手足无措到疯掉。
理发店的背景音乐播放着《风吹麦浪》、《以后的以后》,还有即便没有老掉牙也老到满脸褶皱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和游鸿明的《下沙》……音乐声音不大,正值中午,客人不多,头脑身体俱安静,记忆还是会穿梭到背景音乐作为背景的日子。
《麦浪》流行于那年春节李健和孙俪的合唱,那时的旧家冬天并不暖和,每个窗户上都挂着大厚的窗帘遮光更是保暖。冯天魁晚饭后我穿着摇粒绒外罩猫在卧室电脑桌前整理我们多年以来的照片做电子影集或是在书房看书写笔记,狗叔窝在客厅沙发上看他的兵器杂志,电脑里播放着李健的麦浪、似水流年和贝加尔湖,还有蔡淳佳的日出、恋之憩。
《以后的以后》,无数次复读在整个顺天府超市里,单曲循环播放。以至于某一天走进超市如果没有听到这首音乐时幽冥,都会以为走错了地方。在“以后的以后,你是谁的某某某”的往复回旋中,我们找寻着晚饭吃啥的灵感,衡量着塑料袋包裹下的香菇是否新鲜,透过莲藕一端的小洞缝隙枪法瞄准一般窥探着内部是否通体嫩白没有污迹,和卖肉大叔商量能否以着优惠一点的价格把剩下的腔骨全部买下回去煲汤……那只是过往日日世外桃源中最平常的一天,然而在小崽崽初来乍到时的那段日子里,这却是奢侈到不知何时才能回去的一天。耽于宁静,安于平淡,沉迷于美食,执着于文字。我曾经无数次的试想过:日子照此过下去,在时光蜿蜒中温习着早已熟稔的生活,不需惊喜也没有波澜。
《野百合》和《下沙》,在流行乐坛轮回多年后的今天还会被记起,是否都伴随着一段独特的记忆。那年那月,在通讯科技并不是很发达的十几年前,在手工刻录的光盘里,在不能打中文的手机编写的拼音短信里,在操场上来回跑动着踩出名字的漫天大雪中,在华南的梅雨季节布满氤氲气息的露台上,在各种对白许诺以后的誓言里……多年之后的隆冬时节,早已经告别这一切的年纪,踽踽独行的一个又一个午后,迎着阳光走在小区前面安静的路上,清冷的风交织着和暖的阳光怀抱周身,我多想诉说我眼前的困境、我在心理防线边沿的挣扎,还有我着实不想面对却不得不咀嚼并消解着的内心的不安……然而我知道,即使你听到了如上种种,多数时间也一定会是沉默,结尾一定会告诉我,凡事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多找原因,末了会鼓励我:既要享得了凡常生活的宁静,也要经得住偶尔来之的波澜。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到野百合风靡大街小巷的时节,唯有把经过时光积淀和过滤后留存在记忆中的纯美华年化为前行的动力,相信未来的时光中,甜美依然敌得过痛楚。
每个夜晚,哄睡娃娃再干完所有的家务活时已近午夜,几乎挤不出属于自己的大段时间,唯有上床入睡,不甘心却无力抗争的等待着一个新的白天的到来。每逢此时龙马益肤宁,那两个注定不会成真的无意义命题还是会不定期的涌入脑海:“如果没有小崽崽,此时此刻我会是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机会,我是否会将他带来人间”……
曾经当我和秋月姐姐说我不想面对几十年之后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时,姐姐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些许的危机:“如果到了那时,上有老,下却没有小,岂不是更加绝望。”此后这句话时常游荡在表面波澜不惊的二人时光中都市花盗,成为一道若隐又现、挥之不去的涟漪。
还听过一句烂熟于耳边的话:“有孩子的婚姻更稳定”。那时只是暗自嘲笑这种将孕育后代当做押宝的荒诞。现在以为这句话其实应该有另外一种解读:“人生漫长,世事多变,众生皆凡人;当危机出现,当过往的豪言壮语、卿卿侬语都敌不过面前的深沟浅壑时巴比伦纪元,至少,能站在三个人的完整的家庭模式上考虑以后,无论是何种结局,至少,不遗憾……”
有了崽崽之后才琢磨出的这番理解,但这,放在当初没有崽崽到来的二人世界中,也是不会被当初的自己所接受的,我照例会认为,怎么会把崽崽作为处理危机的前提,崽崽就是独立的个体,和婚姻不相关。当初的我一定会以着满腔的执念和深挚的情怀坚信,这一生危机都不会降临。
二人独自带娃的夏日周末,午夜时分,细碎事项全部结束后,窗外依稀会传来些许的喇叭声人声,鼎沸交鸣。疲惫不堪的我和狗叔时常对视、无言、苦笑,指指桌上的西瓜或是水杯示意对方早点吃喝,别拖到太晚影响睡眠,或是拍拍肩膀,兄弟一般,问候今天,勉励明天。
还有些力气时会说些和崽崽不相关的只言片语,工作的、生活的,或者是头条上看到的。偶尔我也会针对近期在地铁上看书时遇到的问题向狗叔请教,他撑着疲惫的神态给我答疑解惑,午夜短暂一课。
虽然崽崽的到来,几乎损耗了全部的个人时光和空间,当初看书做笔记的书桌上现如今堆满了奶瓶、杯碗、辅食机,旁边的钢琴上堆积着一袋袋纸尿裤和玩具车车,书架上的《文史参考》因着封底汇源果汁广告上的大橙子而被崽崽一次次抢来翻看,由此被撕的七零八落……
然而我也渐渐坦然的接受了眼下的生活栄仓彩,更加珍惜地铁上、临睡前的碎片时间,力图更高效率的认知和记忆。
然而我也依然怀念二人世界时的自由,毕竟曾有过那样的不受约束的大把大把的时光,任由虽不年少却尚且年轻的自己,肆无忌惮的延宕和消磨。
迷恋黄绮珊的《梨花又开放》的时节,各色花瓣雨纷纷飘落,早春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刚刚泛起青色的草坪上,偶尔阴霾落雨时,依然料峭。我们带着崽崽回到自己的家里,在崽崽午睡的间隙里,狗叔在厨房刷洗尚未归位的家什,我在虫虫钢琴上找到文武贝编的梨花的钢琴谱,曲水流觞,美好渐近。